刘玉栋指出,中锋要想在比赛中有更强的杀伤力,必须让体重增加到合理范围,同时拥有灵活的移动能力。他以姚明为例,强调姚明当年并不是靠吃增加体重,而是靠科学训练增强力量和对抗性,这也是中锋需要借鉴的成长路径。
刘玉栋谈杨瀚森:中锋体重上去才能更有杀伤力姚明当年靠练不靠吃
在一次篮球活动中,刘玉栋谈到了年轻中锋杨瀚森的成长,他认为杨瀚森在身高和技术上已经有不错的基础,但在力量和体重方面还有提升空间。他指出,中锋在内线的优势不仅是身高长臂,还要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背身单打和防守对抗。如果体重和力量不足,就容易在对冲中被顶出有利位置,甚至影响投篮稳定性和篮板保护。
刘玉栋特别提到了姚明当年的训练方式。姚明在青年时期并没有通过大量进食快速增重,而是依靠长时间的力量训练、核心肌群强化以及下肢稳定性提升,逐渐让自己的体重与力量处于最佳配比。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爆发力,还减少了运动损伤的风险,也让他在NBA面对重量级中锋时能够抵挡冲击力。
他说,中锋增加体重的关键不是简单变重,而是在维持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升肌肉比例和抗冲击能力。过于依赖饮食堆积体重,可能会导致移动变慢,或增加关节压力,这对于需要跑动和转身的中锋来说并不利。科学的力量训练、合理的饮食控制,以及长期的体能积累,才是走向巅峰的稳妥途径。
在谈到杨瀚森未来的发展时,刘玉栋建议他多投入力量训练,比如结合深蹲、硬拉和核心稳定性练习,配合实战中的抗击打训练,让身体逐渐适应更高强度的对抗。这样不仅能提升内线终结效率,还能在防守环节起到更大的威慑作用,这才是“中锋体重上去才能更有杀伤力”的核心含义。
他还举例说明,如果一名中锋体重达到115公斤以上,同时保持灵活快速的转身,他在低位单打时会让防守者极为吃力。而当进攻和防守都拥有足够的对抗力时,中锋的比赛影响力将成倍提升。这种效果不是吃几个大餐就能获得的,而是每天高强度训练和科学调理的结果。
篮球成长的力量与耐心
除了技术和力量,刘玉栋也强调了耐心的重要性。他表示,一名年轻中锋的成长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过程,需要在各类比赛中不断检验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技术特点。对于杨瀚森这样的高个球员来说,早一点养成力量训练的好习惯,比短期的体重数字更有价值。
他建议年轻球员减少熬夜、控制垃圾食品的摄入,因为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会直接削弱训练成果。体重的增加如果伴随着脂肪比例提高,不仅无助于对抗,还会拖慢移动速度,这会让中锋的优势减弱。姚明当年之所以能稳步提升,就是因为严格自律,把训练放在首位。
刘玉栋的观点也给年轻球迷和教练提供了一个参考——不要用单一的体重数值去衡量一名中锋的竞技能力,而是要看他在场上的移动速度、力量运用和比赛阅读能力。科学提升的体重和力量,会同时带来更高的进攻效率与防守稳定性,这才是持续进步的关键。
他相信,杨瀚森如果能在未来两三年内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和调整,不仅能在国内赛场上发挥巨大作用,还有机会走得更远。中锋这个位置本来就肩负着攻防核心的责任,体重上去才能更有杀伤力,而靠练出来的身体比靠吃出来的体重更能经得住赛事考验。
总的来说,刘玉栋用姚明的成长经历提醒年轻球员——力量与体重的提升要靠训练和时间的积累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让中锋在比赛中具备压制力和统治力,这也是杨瀚森现在需要努力的方向。